1月27日
國家能源局、國家礦山安監(jiān)局牽頭建立了八部委參加的煤礦智能化發(fā)展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的引導和協調力度。
2月9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華為公司、晉能控股集團等聯合成立了“智能礦山創(chuàng)新實驗室”,旨在利用工業(yè)無線控制網絡、工業(yè)光環(huán)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助力山西實現煤礦減人增效、提高煤礦本質安全的目標。
3月
內蒙古麻地梁煤礦通過智能化建設,實現5G通信在采煤機、綜掘機、巡檢機器人、無人駕駛車輛等移動設備終端的工業(yè)控制應用,500萬噸礦井用工少于700人,單班入井少于80人,噸煤成本低于85元,為智能化建設樹立了典范。
4月7日
國家礦山安監(jiān)局組織召開了各省級煤礦智能化主管部門參加的智能化工作面建設工作座談會,明確災害嚴重礦井智能化改造任務,推動相關省份加快建設步伐。
4月9日
安標國家中心發(fā)布《煤礦井下機器人安全標志管理方案》《煤礦井下機器人基本安全要求(試行)》,規(guī)定了煤礦井下機器人應具備的防爆、電氣安全、通信等基本安全性能。
5月
陜西未來能源公司金雞灘煤礦(產能1500萬噸)智能化建設成效顯著,建成了國內一流的超大采高智能化綜放工作面,生產作業(yè)人員減至5人,人均工效達105噸/工。
5月14日
國家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聯合發(fā)布了《關于支持鼓勵開展煤礦智能化技術裝備研發(fā)與應用的通知》,明確了技術裝備研發(fā)與應用重點,鼓勵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裝備研發(fā),加快高端智能技術裝備成果轉化應用。
6月9日
國家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研究制定并印發(fā)《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提出了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原則、目標、技術架構和建設內容,為智能化煤礦建設提供技術路徑與方向指引。
6月26日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發(fā)起成立礦山機器人創(chuàng)新應用聯盟,旨在以礦山機器人共性技術需求為導向,建立政研產學用一體化體系,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礦山機器人應用。
7月
國內首臺無人駕駛柴油機單軌吊在安徽淮北礦業(yè)集團楊柳礦試驗成功,為進一步建設完善柴油機單軌吊全礦井網絡化運輸和智能物料配送打下了堅實基礎。
7月
陜煤集團神木檸條塔礦業(yè)公司智能化煤礦機器人集群研發(fā)項目一期工程全面展開,開發(fā)出智能化綜合管控與機器人集群協同調度平臺,現有及在研地面、井下機器人近20種,覆蓋《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fā)目錄》相關機器人種類的40%以上,初步實現集群效應。
8月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上海研究院和國家能源集團神東公司聯合研制的我國首臺全斷面矩形快速掘進機通過驗收,并在神東哈拉溝煤礦22524巷道進行工業(yè)性試驗,掘進速度最高達到每小時8米,具備月掘進3000米能力,具有高效裝載、自動導航定位、掘支一體化、遠程智能控制等功能。
8月
國內首個礦區(qū)級智能化建設在陜煤集團黃陵礦業(yè)公司全面啟動,全礦區(qū)4對礦井及洗煤廠同步實施建設,爭創(chuàng)礦區(qū)智能化示范。
9月9日
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成立礦山智能化建設專家委員會,旨在從政策建議、標準制定、技術攻關、典型示范和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充分發(fā)揮專家對礦山智能化建設的支撐作用。
9月14日
國家能源集團與華為公司聯合發(fā)布了鴻蒙礦山操作系統(tǒng),作為鴻蒙操作系統(tǒng)首次商用的物聯網操作平臺,有助于實現煤礦領域設備的萬物互聯。
10月
中煤集團北煤機公司、山東能源集團東華重工公司、鄭煤機集團均研制出10米大采高智能化液壓支架,代表了世界先進水平,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超大采高液壓支架方面的領先地位。
10月19日
“智能化煤礦巨系統(tǒng)關鍵技術裝備研發(fā)與示范應用”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項目成果已在陜煤集團張家峁煤礦應用,包括1.1m硬煤薄煤層大功率高效智能化開采成套技術與裝備、智能通風管控系統(tǒng)、輔助運輸無人駕駛及智能調度系統(tǒng)、“掘錨一體機+錨運破+大跨距轉載”遠程控制智能快掘系統(tǒng)成套技術與裝備等。
10月26日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牽頭的煤炭行業(yè)“煤智云”大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啟動,2年內擬投資10億元完成建設任務,為實現煤炭行業(yè)全面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信息基礎設施保障。
11月
中煤集團平朔東露天礦通過1臺電鏟+7臺礦卡+13臺輔助車的編排模式,實現采運排全流程協同作業(yè)。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黑岱溝露天煤礦實現多臺無人駕駛礦用卡車與電鏟多工作面同時編組運行作業(yè)。
11月3日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煤礦巷道抗沖擊預應力支護關鍵技術”“煤礦井下智能化采運關鍵技術”兩個項目成果均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煤與油型氣共生礦區(qū)安全智能開采關鍵技術與工程示范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1月11日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聯合發(fā)函,面向礦山領域征集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鼓勵運用5G、AI、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提升機器人應用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形成一批可復制可借鑒的成果并加強推廣應用。
12月
行業(yè)持續(xù)完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在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煤礦5G通信、煤礦機器人、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等方面啟動了標準制定工作。全年發(fā)布能源行業(yè)標準5項,立項能源行業(yè)標準14項,立項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團體標準22項,立項中國煤炭學會團體標準51項。
12月21日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fā)《“十四五”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面向采礦業(yè),重點推進采掘、支護、鉆孔、巡檢、重載輔助運輸等機器人重點產品的研制及應用,開展試點示范,拓展應用空間,鼓勵用戶單位和機器人企業(yè)聯合開展技術試驗驗證。
12月28日
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指導的《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guī)范》編制工作啟動,旨在集合礦山企業(yè)、科研機構、裝備企業(yè)、通信企業(yè)等力量,按照公平、公正、開放、包容的原則,為智能化礦山建設建立統(tǒng)一的數據采集、傳輸、融合、共享標準規(guī)范。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500505.cc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500505.cc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500505.cc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