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水泥產能過剩,早已是公認的事實。2011我國水泥產量接近21億噸,而實際水泥產能已達到29億噸還多,產能過剩達到了38%不止。為了抑制水泥產能過快增長,除了嚴格執(zhí)行水泥行業(yè)準入標準以外,政府還嚴格控制了新增水泥項目投資,總之就是減少新增水泥產能的增加,從源頭上遏制水泥產能的過快增加。
不過筆者以為,除了在水泥產能源頭上做文章以外,加速水泥落后產能淘汰,從已有的產能上尋找突破亦不失為緩解過剩產能壓力的好方式。
水泥產能淘汰需加速
近年來,我國的水泥有了巨大發(fā)展,水泥生產技術、設備不斷更新,陳舊的立窯水泥生產方式早已被業(yè)界拋棄。加之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不斷增強,污染嚴重的立窯產能已成為阻礙社會和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的因素。而目前嚴峻的產能過剩形勢,也迫切要求加速水泥落后產能淘汰。因此,再將水泥落后產能淘汰期限定于2015年已有點不合時宜了。
在今年的中國水泥峰會上,有業(yè)內人士向工信部呼吁淘汰水泥落后產能完成的時間定到2015年太長了,希望加快速度,以緩解水泥行業(yè)產能過剩嚴重帶來的壓力。由此可見,水泥行業(yè)內已經意識到了水泥落后產能淘汰對于解決水泥產能過剩壓力的重要作用,此時加快水泥落后產能淘汰速度也將會得到業(yè)內人士支持,淘汰工作遇到的阻力或會降至最低。
近日,重慶市提出淘汰水泥落后產能1006萬噸,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認為重慶市此舉純屬賺吆喝,實則無法完成;而另外的則是比較贊賞重慶市的大刀闊斧精神,在目前重慶市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就需要下一劑猛藥,方可解決問題。
筆者比較認同第二種觀點,目前重慶市的水泥產能已達8200萬噸,而實際需求量為5200萬噸,產能過剩3000萬噸,過剩情況極為嚴重。今年一下子淘汰掉近1/8的水泥產能,這對重慶市水泥市場沖擊將是巨大的。而2011年重慶市的水泥落后產能在1600萬噸左右,在去年淘汰掉一部分以后,2012年的水泥落后產能在1200萬噸左右,那么今年的任務完成以后,重慶市的水泥落后產能將所剩無幾,這必將促進重慶市水泥行業(yè)更加健康發(fā)展。重慶市水泥行業(yè)主管部門應當考慮到這一層。
諸如重慶市這樣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在國內比比皆是,而順應形勢,加快水泥落后產能淘汰當是這些地區(qū)的首選之舉。
2012年的政府報告中,再次將落后產能淘汰列為今年工作的重點。筆者認為,水泥落后產能的淘汰工作的加速進行,上和中央政策,下和水泥行業(yè)發(fā)展需要,各地實應該認真落實加速推進。
小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將被列入水泥落后產能
一直以來水泥落后產能所指的是立窯產能,不過最近這一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筆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在今后的落后產能淘汰工作中,2000t/d及以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也將被納入水泥落后產能的范疇。
其實這并不值得大驚小怪,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遠優(yōu)于立窯水泥生產線,在政策的大力指引下,前者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并且近幾年水泥落后產能淘汰成果顯著,新型水泥干法水泥產能在水泥產能中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不過,就全國大范圍而言,目前新型干法產能已經過剩。那么,今后的水泥落后產能淘汰就不能只針對立窯產能,在一些市場不好、資源配置過剩的地區(qū),將一些小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淘汰掉也是大勢所趨。
我們應該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水泥落后產能,在東部和華北地區(qū)水泥行業(yè)發(fā)展程度較高,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推廣較早,而經過近幾年的立窯產能淘汰,目前這些地區(qū)的立窯產能所占比例極低。但是這些的地區(qū)的水泥過剩產能依然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已經嚴重過剩。所以,筆者認為在這些地區(qū)將小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列為落后產能加以淘汰,實則是對水泥市場的優(yōu)化分配,有利于水泥行業(yè)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再看遠一點,可以發(fā)現,等到立窯水泥產能退出歷史舞臺以后,新型干法水泥產能未必還是先進的。因此淘汰一些無需存在的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同樣可以緩解區(qū)域內水泥產能過剩壓力。
水泥落后產能淘汰,緩解新增產能壓力
水泥產能過剩的壓力還來自不斷增加的新增水泥產能。近兩年,中國水泥行業(yè)正處于水泥產能集中釋放時期,新增產能較大。有消息稱2012年將新增水泥產能1.48億噸,這對本已過剩嚴重的水泥行業(yè)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過也無需太過悲觀,如果將新增產能與淘汰掉的落后產能兩下相減,就會發(fā)現整個水泥行業(yè)總產能實際增加的并不是太多。
有消息稱,2012年是水泥落后產能集中淘汰的一年,預計將總共淘汰水泥落后產能1億噸以上,以1億噸計算,那么今年我國水泥行業(yè)實際新增產能僅為0.48億噸,稀釋效果明顯。而有業(yè)內人士預計,2012年我國水泥需求將達到22億噸,新增需求遠大于0.48億噸。
綜上所訴,筆者認為緩解過剩產能壓力,主管部門不僅需在水泥產能增長的源頭上下功夫,同時也應該在水泥落后產能淘汰上面做文章。加速水泥落后產能淘汰,亦是緩解水泥產能過剩壓力的有效途徑。
來源:水泥商情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500505.cc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500505.cc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500505.cc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